笔趣阁 >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灭魏之战 二十七
    中午,一轮烈阳悬空,散发出火辣辣的光芒如同一层薄薄的黄金,覆盖在雒阳南郊这个如同修罗地狱般的战场上。笔&趣&阁www.biquge.info
    不过此时此刻,这温和而璀璨的阳光丝毫不能驱散那血腥般的森冷,战场之上到处都是一片片的尸体,鲜血的气息已经把整个南郊都笼罩起来,让身处其中的人不寒而栗。
    此战已经结束了,吴军就盎司正在收拾战场,孙权跳下马背,碧绿眼眸扫过,面容铁青,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一次我们算是阴沟里翻船,太过于自负终究会害死人,这一战我们也算是输的不冤枉!”
    “此战之错不在陛下,未能防备魏军的疯狂反扑,乃是我等之错!”
    “吾等失职,请陛下责罚!”
    跟在孙权身边的众将闻言,顿时一个个躁红脸庞,羞愧不已。
    孙权的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一战表面看起来虽然是他们吴军凭借着强韧的毅力打赢了魏军的突袭,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吴军已经是输了。
    他们之所以会输,就是输在太自负了。
    以为吴军已经重重的包围了雒阳城之后,他们根本不用出兵宫城,就能用时间耗死魏军,却一点都没有防备魏军会的狗急跳墙。
    最后导致了中原大战临近收尾的时候,吴军损失惨重。
    “陛下,大致统计了一番,两军之间初步的战损已经出来了!”
    周瑜面容苍白,神色有一抹惭愧之色。
    这一战的失利,他责任很大。
    他胜券在握,本以为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攻破雒阳城,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魏军会在最后的时刻,倾巢而出的反扑一口,差点就咬断了大吴之主的脖子。
    这一战太险了,要不是最后关头孙权亲自上阵,连续斩杀于禁和曹昂,振奋军心,恐怕此战他们就败北了。
    “说!”
    孙权闻言,眸光有一丝赤红,咬咬牙,低喝一声。
    “我军将士因为前期的猝尔不备,倒是伤亡很很重,一战下来大概战死的将士就已经在三万之数左右,而重伤轻伤的将士更是超过五万,飞虎军团和烈焰军团的主力都受到的重挫!”
    周瑜苦笑,一字一言的说了出来。
    “魏军呢?”
    贺齐面容阴沉,走上一步,开口问道。
    “魏军此战是全军覆没,他们除了少数逃兵仓皇的逃出战场之外,其中大部分不是战死就是投降,粗略的统计了一番,我们斩敌四万,俘虏五万八千多将士!”
    “这么大的伤亡,看来魏军主力算是被彻底打残了,城中再无任何兵马能挡住我军入城!”
    孙权深呼吸了一口气,精神振奋起来了,他抬起头,目光凝视这前方的雒阳城若隐若现的轮廓,道:“立刻去传朕军令,大吴所属,全军入城,以最快的速度,占领雒阳城!”
    “诺!”
    众将闻言,兴奋不宜,也不顾昨夜一战的疲惫,立刻率军入城。
    “陛下,黄忠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先一步占据了雒阳西城!”
    “他倒是手快!”
    孙权闻言,微微眯眼:“趁着我们打生打死,他却捡漏,这一次入城的恐怕就是他黄汉升!”
    “昨夜我们南郊战场有异况之时,他选择了兵分两路,一路以骑兵出击救援,一路却是主力佯攻雒阳城墙,试探魏军虚实,结果城中魏军大部分主力已经调遣出来,所以不堪一击,很快就被他击溃了,顺势入城!”
    周瑜赞叹的道:“不得不说,黄忠的反应很快,他知道我们被袭,城中兵力一定就空虚!”
    “不是黄忠反应快,是庞统的反应快!”
    孙权笑了笑。
    他的目光落在了战场上几具尸体上,心中沉吟片刻,对着周瑜嘱咐的道:“公瑾,典韦于禁徐晃等人,要厚葬,虽然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手中染上了无数我军将士的血,但是他们终究也是算是忠义之士,应该给他们一个体面的墓穴,至于其他将士是尸体,全部焚烧和埋葬,如今虽是初秋,但是气温还是很高,尽快把战场处理了,不可造成瘟疫,不然雒阳城就完蛋了!”
    现在的天气温度还是很高的,要是造成瘟疫,雒阳城空没有一个人活得下来了。
    “是!”
    周瑜点头,这方面他也很担心,所以立刻走下去,亲自指挥将士清扫战场。
    ……
    下午。
    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孙权骑着狮龙宝马,威风凛凛,在众将的拥簇之下,第三次进入了这一座千古盛名的雒阳城。
    “禀报陛下,雒阳城基本上已经被我军将士完全掌控!”
    很快,黄忠吕布等大将就出现在了孙权面前,纷纷的禀报说道。
    “速度很快,你们都做的很好!”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他目光环视了一眼周围的百姓,这些战战兢兢的百姓终究终究臣服在了东吴的战旗之下,他心中有一丝满足感:“曹孟德呢?”
    “陛下,魏军三千御林军死守宫城不出,曹操和他的后宫嫔妃子嗣,皆然在宫城之中!”黄忠低声的道:“曹操毕竟是一国之君,如此处理,还请陛下明示!”
    魏军早已经被击溃,雒阳城都被黄忠吕布祖茂等人全面占领,御林军区区几千兵马守着宫城,自然没什么用,黄忠不攻打宫城,就是等待孙权的指示。
    曹操是杀还是留,谁也做不了主,唯独孙权能做主。
    “传来各部,先包围宫城,没有朕命令,不许攻打!”孙权考虑了一下,道:“然后大军在宫城正面扎营!”
    “是!”
    黄忠点头。
    孙权率领的大军在曹魏皇宫前方,洛水对岸,安营扎寨了下来,遥遥对着宫城正门。
    “城中情况如何?”王帐之中,孙权看着贺齐等人问道。
    “陛下,如今城中有些乱,大军破城之时,曹魏朝廷彻底的崩溃,主持丞相府的满宠在家中自刎殉魏,九卿之中,也不少官吏自刎殉魏,引发了不少混乱,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平乱,粘贴安民告示!”贺齐道。
    “荀彧呢?”孙权微微眯眼,他更在乎这一员王佐之才。
    “病情加重,卧病在床!”
    “征召曹魏太医,必须保住他活着!”
    “是!”贺齐点头。
    “现在的雒阳城乱糟糟的,这样下去可不行,不过安抚民心,我们作用不大,还需要魏人来安抚!”
    孙权想了想,想到了一个人:“司马朗何在?
    “末将马上去传司马朗!”
    一个禁卫军团长毕恭毕敬的说道。
    半个时辰之后,司马朗在禁卫军的领导之下进入孙权王帐。
    “司马朗!”
    “臣在!”
    “你曾经是雒阳令,熟悉雒阳,也熟悉曹魏体系,现在雒阳混乱不堪,朕任命你为雒阳临时县令,立刻上任,安抚雒阳民心,必须在最短时间之内,安抚民心,收复魏朝官吏!”
    孙权看着司马朗,声音不容反驳:“朕不想大开杀戒,但是前提是,他们需要臣服!”
    “诺!”
    司马朗吞咽了一口唾沫,立刻领命而去。
    ……
    日落西山,夜幕渐渐地降临下来,幽幽的黑夜之中,定吴宫城仿佛孤零零的一座小山包,被吴军重重包围。
    “好一面东吴金龙旗!”
    孙权卸去战甲,一袭锦袍,站在大营之前,目光看着依旧树立在定吴宫城之前的东吴战旗,嘴角扬起了一抹笑容。
    这是当初他第一次北伐,失败了,被迫撤退,心有不甘,所以在雒阳城留下的标志,意图羞辱曹操,本以为曹操会怒火如雷的斩掉,没想到他们一直留在这里。
    “曹操说,只要他看到这面旗帜,他就想起东吴加在大魏身上的耻辱,所以他一直不用这面旗帜来提醒他自己,奋发图强,卧薪尝胆,希望有一人能把大魏的战旗,插到金陵城之上!”
    这时候郭嘉的身影从后面走上来,目光顺着孙权的眼眸,看着那一面旗帜,解析的说道。
    “现在金陵城插上曹魏的战旗?他是有心,但是无力!”
    孙权闻言,冷笑。
    “陛下,他已彻底的败,再无东山再起之日,天下归吴,已是定局,你的仁爱之心可否愿给他一条活路?”郭嘉虽然知道这句话不该问,但是他还是问出来了,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哪怕是囚禁他一生也好!”
    “不行!”孙权声音很坚定。
    “为什么?”
    “因为他是曹操!”
    孙权自认为自己能防得住很多人,所以他愿意把招降的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但是绝对防不住曹操,如果不杀了他,他终究会东山再起,虽然不说撼动大吴江山,但是起码也成为大吴朝的毒瘤。
    他不能冒这个危险。
    “哎!”
    郭嘉闻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个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他还是很绝望。
    “郭嘉,曹****已经顾不上,你还是顾你自己吧!”
    “我!”
    “郭嘉,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孙权把一个千古流传的寓言故事三言两语之间,迅速改变了情节,然后成了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在新莽年间,各地义军纷纷起义,要推翻新朝,恢复汉室江山,有一个很能打仗的新朝将军意欲投奔绿林军,绿林军的几个首领并不相信此人,怀疑此人之心,但是又不愿意放弃这个能力不凡的将军,其中一个首领就和这个将军说:你想要入绿林,可以,但是需要纳一份投名状。这个将军听了之后二话不说,提笔写了一份投诚书,绿林军的首领却摇摇头,解析说道,此投名状,非书信,而是一个人头,你乃新朝出身,需斩以新朝之官吏,方可让你入伙,这个将军考虑了一下,他直接下山,连夜取了当地县城一个县令的人头,献与绿林……”
    “陛下让我也投一份投名状!”
    郭嘉聪慧,听到这里,就全然明白了,直接打断了孙权的话。
    “没错,你奉先如果想要在大吴立足,就需要一份让大吴满意的投名状!”
    孙权点头。
    “我明白了!”
    郭嘉挣扎的很久很久,才下了决定,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营,然后向着宫城走去。
    ……
    夜半子时,夜深人静,宫城正门,郭嘉一手提着一个酒坛子,向着宫门走过去。
    “城上何人?”郭嘉大喝。
    “你又是何人?”城上的校尉夏侯恩探头出来。
    “我乃郭奉孝!”郭嘉道。
    “太尉大人?”
    “开城门,我要进城面见陛下!”
    “就你一人!”
    “没错,就我一人!”
    城上的将士细细的看了看,并没有吴军在周围,才放心了下来,然后打开了一条门缝,把郭嘉放进了皇城。
    在洛水河的远处,孙权和庞统两人并肩而立,看着这一幕,庞统想了想,有些猜不透,低声的问道:“陛下,他会怎么做?”
    “他很聪明!”
    孙权的回答有些缥缈,但是这个答案庞统却听得懂。
    ……
    宫城之中,朝殿之上。
    幽暗之中,一支支蜡烛点亮了殿堂,曹操身披龙袍,盘坐在龙椅之上,到处都是静悄悄的一片,寂静之中,他在安心的等待,等待这破城了那一刻。
    “陛下,微臣来了!”
    大门打开了,而从大门走进来的是郭嘉。
    “奉孝,朕想过无数人从这个门口走进来,可是就是想不到最后来了居然是你啊!”曹操抬头,目光微眯,看了一眼郭嘉,脸上浮现了一抹嘲笑。
    “我来送送陛下!”
    郭嘉面无表情。
    “孙仲谋可真狠!”曹操闻言,浑身发颤,不禁冷笑:“他既然收你归降,为何要天下都容不下你郭奉孝!”
    他不怪郭嘉的投降,他只恨孙权的狠辣。
    郭嘉回不了头了。
    “陛下上路吧!”
    郭嘉走上一步,打开酒坛子的封泥,双手把酒坛子呈上。
    “奉先,有时候死比活着着更容易,你此时此刻若是随朕而去,也许没有这么辛苦,你若是活下来,面临的就是最难的一条路走下去吗?”
    曹操目光如火,盯着郭嘉的眼眸,沉声的道。
    “陛下,请上路吧!”郭嘉面容苍白,神色冷漠,重复了一句。
    “既然是你的决定,朕成全你!”
    曹操站起来,走到郭嘉面前,直接提起酒坛子,然后张开大嘴,一口气把酒坛子里面的烈酒喝了一个干干净净。
    “我用一命,换你一诺!”
    曹操放下酒坛子,若有所指的道。
    “一诺如命,曹氏活着,我活着,曹氏灭门,我陪葬!”
    郭嘉很坚定的回答。
    “谢谢!”
    曹操嘴角裂开了一抹笑容,走上了皇位之上,坐下来,安静的闭上眼睛,仿佛就这么安安静静是睡了过去。
    “臣郭嘉,恭送陛下归天!”
    郭嘉跪膝叩拜,声音梗咽,一字一言,肺腑之音。
    ……
    翌日,清晨。
    阳光升起来的那一刻,宫城大门打开了,从宫城大门走出来的是一个年幼少年,双手捧着曹魏印玺和一面黑龙战旗:“魏,曹冲,请求率领魏朝文武群臣,归降大吴天朝,吴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等愿归降,吴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朝存活下来的文和,还有三千禁卫军紧跟在在曹冲身后,俯首归降。
    “准!”
    吴军阵前,孙权看着这一幕,策马上来,亲自把曹魏印玺和曹魏战旗收起来了,吐出了一个字。
    曹魏朝廷彻底的落幕。
    中原一统!
    天下归吴!(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liport-mice.com。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fliport-m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