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四百六十章 赵云求援
    其实徐庶问出来的问题很简单:“怎么能让吴国百姓们吃饱饭?”
    法正的回答也很干净利落:“和平!”
    一问一答,这其中的含义也只有他们两个能听的明白,徐庶问的不是吃饭,法正答的也不是种田。
    这是聪明人的问题,也是聪明人的答案。
    这个一个问题,让徐庶算是最初的考验过了法正的心态,起码他对法正这一个人才很满意。
    “请!”
    徐庶收起了自己傲慢无礼的姿态,变得斯文有礼,伸出了手,邀请他进去,道:“东侯已经在里面恭候多时!”
    “有劳了!”
    法正没有丝毫的胆怯,随着徐庶走进来了东侯府,一路走过来,走进的办公的庭院之中,看到一个秀气的青年,抱着一本书,安然的在看。
    “扶风法正,拜见东侯!”法正停下脚步,恭敬的行礼。
    对于名满天下的吴国东侯,他的心中有一抹好奇,今日能看到本人,倒是让他有些兴奋。
    “无须多礼!”
    孙权抬头,目光微微打量了这一个青年,年纪不大,最多二十岁,但是气质有些沧桑,这不是温室的花朵。
    “法正,法孝直,扶风人,两年多前,扶风天灾**,粒米无收,饥荒连连,无数人出逃,汝连同郡乡亲孟度南下,投靠蜀国!”
    孙权手中的那一份资料,是益州千户送来的,廖豪把法正送来,自然把法正的底细起了干干净净:“汝才能不凡,可惜时运不济,刚刚进入蜀国。便让蜀王刘璋生出厌恶感,下放于一个小小的县衙文案,不入流的官吏,沉寂两年,汝寸步难进!”
    “吴国锦衣卫,无孔不入。所言不虚也!”法正倒是没有什么意外,拍拍手掌,有些敬佩的道。
    “锦衣卫若是没有点本事,也不能成为吴国掌控消息的巨头部门!”孙权嘴角一咧,露出了一抹笑容,目光看着的法正,道:“某如今比较想要知道,汝为什么会想投靠吴国,难道仅仅是以为刘璋不重用汝吗?”
    上一世。法正投靠的是刘备,奔波一生,倒是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没想到这一世,居然亲自来投靠自己的吴国。
    “某之所以投靠吴国,一方面的确是因为刘璋无识人之明!”法正目光清澈,坦然的道:“还有一方面,刘璋懦弱,非诸侯之姿态。某当为不齿!”
    “那天下这么多诸侯,魏王。晋王,皆然是霸主自身,汝为何选择吴国!”孙权眯着眼,目光微微一动,问道。
    “机缘巧合!”法正想了想,没有否认曹操和袁绍之能。反而直接的道。
    如果不是他发现的廖豪的异常,如果他不是从廖豪身上发掘出的吴国,也不是对吴国感兴趣,也不会奋身不顾的走这一趟。
    “机缘巧合?”
    孙权闻言,倒是有些的微微一愣。最后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缘分!
    果不其然,这就是的最说不准的东西。
    昔日他点屁颠屁的去了颍川,想要得到郭嘉荀彧等人,却连面都见不到,这是没有缘分,而他和如今魏国的第一谋士戏志才明明相遇,却错身而过,就是有缘无分。
    而如今,法正在千里之外,却因为一个廖豪,奋不顾身的进入的江东,加入吴国,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有时候,缘分的东西,真的很难说的准。
    “汝千里迢迢而来,一片赤子之心,某代表吴国,表示欢迎。”
    孙权目光灼热,看着法正,朗声的道:“某家如今有两个选择给汝,一个是某家亲自推荐汝,入吴国之朝堂为官吏,但是汝一来无名望,二来无资历,需要从低做起!”
    “第二个选择呢?”法正并不怕从低做起,他就怕连一个机会都没有。
    “东侯府需要一个主簿!”孙权一双小眼睛笑眯眯的,像极了一个哄骗小女孩的怪蜀黍:“对吴国,汝需要好好的了解一番,东侯府给汝这个机会!”
    “某家选择第二条路!”
    法正想了想,目光坚定的道。
    孙权说的对,他对于吴国根本不熟悉,而是在吴国声望,如果贸贸然为官吏,未必是一件好事,人生地不熟,第一件事就要去熟悉。
    “东侯府,欢迎汝!”
    孙权很满意的小了笑,然后伸出手,拍拍他的肩膀:“元直这些天,会带你好好的熟悉的东侯府的事情!”
    “东侯府欢迎汝!”徐庶同样说出了一句孙权的话,不过他的目光闪烁之间,明显有一抹这样意思:傻小子,又被哄骗了吧,也好,你来了,我就解脱了!
    孙权出了名的懒,东侯府的长史主簿,其实就等于东侯府的大管家,面对孙权这个甩手掌控,基本上都是累的好像一头牛。
    法正面对徐庶的眼神,浑然一颤,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到一股冷飚飚的寒气。
    大概半个月之后,他终于明白的徐庶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东侯府是连接各地东侯一脉官吏的纽带,吴国的六郡七州,东侯府一脉规模之庞大,难以想象,宛如一个小朝堂。
    这些事情一下子压在了他的头上,差一点没有把他的腰杆压断。
    孙权对他太过于信任了,大小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为了回报孙权的这一份信任,他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如果是徐庶,诸葛瑾,鲁肃这些曾经管理过东侯府的人来说,他们会说,这不是孙仲谋的懒惰。
    ————————————————
    有了法正之后,孙权的倒是解脱了不少,每天更多的时间来陪自己的儿子了。
    十一月的时候,赵云从逍遥津返回金陵,向着大王孙坚叙职,同时也亲自来的一次东侯府,他来东侯府是求援的。
    逍遥津迟迟未能攻破的寿春,让他有些心中烦恼,张辽在勇武方面不如他,但是谋略过人,让他寸步难进。
    所以他想要求得一军师。
    “张辽这么难对付?”
    孙权眯着眼睛,有些难以相信。
    “如果双方拉开阵营,明刀明枪的开战,某家必然能赢他!”
    赵云叹了一口,道:“但是他诡计多端,兵法过人,这一点某家不如也,所以如今寿春和逍遥津对持了起来,他打不过来,某也打不过去!”
    “你想要谁?”
    孙权想了想,问道。
    赵云想要一个军师协助,一举击溃张辽,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赵云武将,行军打仗他没问题,但是想要和张辽这等谋士和帅才的结合,有些麻烦。
    “陈公台!”
    赵云想了想,道:“此人在幽州一战,某也略有耳闻,最重要,他了解张辽心思和打法,可助某家一臂之力,击溃寿春!”
    “陈宫?”
    孙权挠头了,这个人有些难请啊。
    如今陈宫虽然没有说投靠孙策,但是因为幽州一战,说和孙策走的比较近,他贸贸然去请人,估计只有吃闭门羹。
    “给某点时间!”孙权沉吟了一番,道:“一个月之内,某会想办法让陈宫去一趟逍遥津!”
    赵云虽然明面上不依靠着东侯府,作为骠骑大将军,他可以自立一系,但是孙权很清楚,自从九江一战,赵云已经对他投诚了。
    所以他还是要出手为赵云解决麻烦了。
    这是做老大的责任。(未完待续……)
    ps:卡文了!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过渡到了孙策孙权兄弟的金陵之争,可是承接不上来,需要好好想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liport-mice.com。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fliport-mice.com